31/03/2024
Administrator
193
Chủ nhật, 31/03/2024
Administrator
193
由于化学镀镍/浸金层可满足电路板更多种组装要求,而具有广泛应用性。其镀层可焊接、可接触导通、可打线(bonding),可散热等功能,同时其板面平整,SMD焊盘平坦,适合于细密线路、细小焊盘的锡膏熔焊,能较好地用于板子芯片(COB)及球格列阵(BGA)的制作,又是一种极好的铜面保护层。故ENIG 工艺在线路板(PCB、FPC以及特殊基材电路板)的表面处理有着广泛的使用性。
化学镀镍/置换浸金工艺(ENIG)是在 PCB(FPC) 裸露的铜线路表面先进行化学镀镍,然后置换浸镀金,以获得 Ni/Au 复合镀层的全化学镀工艺,主要包括铜基体活化、化学镀镍及置换浸镀金三个主要部分。
1,铜基体活化:因铜原子不具有化学镀镍沉积所需催化晶种的特性,所以需通过活化反应(置换反应),在裸露的铜面上沉积出化学镀镍所需要的催化晶种,可用的活化剂有钯和钌,其中以钯活化为线路板选用的催化晶种。
2,化学镀镍: 用于 PCB (FPC)裸露的铜表面处理的化学镀镍是以次磷酸钠(NaH2PO2..H20)为还原剂,所得 Ni-P 镀层,镀层中磷含量在 5-10 wt%之间,镀层厚度通常为 2-6 μm。
3,化学浸镀金: 化学浸镀金可分为置换型、还原型镀金。还原型镀金又称为自催化镀,含有还原剂,可以沉积出较厚的镀金层,如厚度可以达到 0.3μ甚至更厚;置换镀金不需要加入还原剂,其原理是利用金和 Ni 基体间电势差而还原Au+,同时 Ni 基体发生氧化、溶解,金由镀液沉积至基体表面。一旦基体金属表面全部被金层覆盖,反应就会停止。置换镀金反应以镍层存在为前提,当金层完全覆盖住镍面时,反应就会终止,因而置换镀金为自限性反应。金层厚度一般较薄,通常为 0.05-0.075 μm,较难达到0.1um,难以超过 0.15 μm。对于还原型化学镀金,由于其槽液的安定性问题,操作管控艰难,生产成本过高而没有普遍使用性。故一般市面的药水仍是以置换浸金为广泛使用性。